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首页

新闻中心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学院新闻

止于至善 ——风景园林学院的新年注释

时间:2021-02-12    浏览次数:0

院长 沈守云教授 

2021212号大年初一,中午十一点多,邹乾相和妹妹吃完饭后去家边的河堤上散步,看见黑色小轿车突然失控,滑行了十多米后撞向了路边的硬化沟,见一名大叔浑身是血晕倒在了驾驶座。妹妹见状立刻拨打了120110,同时向过往的车辆寻求援助,都没有人愿意停下来。好不容易有一名热心的大叔停下车来,帮助邹乾相一起送受伤大叔周先生前往最近的大通湖第一人民医院。在上车后,邹乾相还不忘打电话给她守在现场妹妹,让她在警察来之前看好现场……


《礼记·大学》: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止于至善,朱熹在《大学章句》中解释,必止于是而不迁,即一定要达到这个境界而不再改变,也就是为止至善事理当然之极,即事情的最高原则,最高的善。合到一起,止于至善就是将事情一直做到尽善尽美为止,使自己及他人都达到最完善的境界。用朱熹的话说,那就是言明明德,亲民,皆当至於至善之地而不迁,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,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。


王阳明不同意朱熹的观点。他解释说:“至善者,性也。性元无一毫之恶,故曰至善至善,也就是天命之性,也就是阳明心学中的良知止之,是复其本然而已。人的天命之性本来就是光明正大、圆满无缺的,止于至善,不过是复其本性的本来面目而已。于是,止于至善,其实就是明明德明明德亲民之始,亲民明明德之成。亲民不过是明明德的必然、具体的体现。于是,明明德亲民,实质上只是明明德一件事而已。而止于至善也是明明德。这样,儒学三纲就总结为一纲领,那就是明明德


止于至善,何为止?我说说荷花,一个池塘里的荷花,每一天都会以前一天的2倍数量在开放。如果到第30天,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。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?是第15天?不是!是第29天。第一天开放的只是一小部分,第二天,它们会以前一天的两倍速度开放。到第29天时荷花仅仅开满了一半,直到最后一天才会开满另一半。也就是说:最后一天的速度最快,等于前29天的总和,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律。这其中藏着的道理就是,成功需要厚积薄发,需要积累沉淀。止于至善,需的是坚持,贵在平时,积蛙步以成千里,才能至于善。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,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

我说,邹乾相和妹妹在牛年大年初一的行为就是止于至善——给了风景园林学院的新年注释。